图片31.jpg图片21.jpg


4月5日,我院举行新华社高级记者聂晓阳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校长郭立宏教授为聂晓阳颁发了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聘任证书,我院师生代表参加了聘任仪式和学术报告会。

聂晓阳作了题为《我心目中的顶尖记者是什么样的》的学术报告。他从职业记者讲起,指出新闻工作的内核是做新闻,认为新闻的概念是具有公众告知价值(受众知晓意义)基于媒体机构播发的事实。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是“事实的工作者”,新闻具有环境警示意义,因此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丛林中的带路人、时代的守夜人。

聂晓阳认为,新媒体的传播环境具有数字化、非线性、可互动的特点,相对于碎片化、表面化、情感化的流畅信息传播而言,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理清事实后构建出高于事实的真相。他通过“我爸是李刚”、华商报社会新闻报道等案例凸显出比部分事实更为重要的是梳理出前因后果,对真相高度还原的实际。他指出事实的发掘通过三个途径:事实——实际——真相,通过这样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而使新闻成为历史的细节。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认为新闻应突出人,挖掘与人相关的经历。

对于职业身份的讨论中,聂晓阳教授将新闻记者从云端拉回地面,他认为新闻记者不仅要注重客观性,更要注重公共性。他提出职业新闻记者需要具有的“四个力”:发现力、告知力、解读力、公信力。他从不同方面解释了怎样成为一个顶级记者,勉励同学们要勤奋、找寻充足的新闻信源,要有大量知识储备。同时,他提出了新闻记者还应有职业伦理,要实事求是地开展新闻报道。

最后,院长王春泉教授作了总结,指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内核的讨论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他还指出这场学术报告是新闻传播学院四月学术活动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