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 专项调研(二)

作者:    时间:2022-08-13    阅读:


自脱贫攻坚战以来,大湾村依靠发展“山上种茶、家中迎客”以及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探索出一条具有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

大湾村依托茶叶资源优势,定制有机茶园50.8亩,带动群众就近就业32人,户均年增收7000余元。同时积极开发特色民宿旅游、十里漂流等项目,2020年大湾村过境游客达35万多人次,真正让大湾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在拉动大湾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8月12日上午,“希望守护,乡村振兴”调研小队来到了金寨县蝠牌茶旅有限公司。在茶厂负责人张丽萍和村委会主任汪建国的带领下,体验了炒茶过程,并参观了茶叶生产车间。

据汪主任介绍,蝠牌茶厂是大湾村招商引进的民营企业。大湾村通过贷款渠道建设基础厂房,“筑巢引凤”,吸引安徽蝠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茶厂覆盖全产业链,种植,采摘,炮制和包装全程服务,以六安瓜片为主要生产茶类。

在茶叶种植园中,“希望守护,乡村振兴”调研小队身处茶园中细致观察了茶树的生长状态,模拟茶树种植和茶叶采摘过程。在茶叶加工车间中,他们认真观察了各个生产机器,并且仔细询问负责人各机器的使用范围和流程设置,并且小队成员们纷纷积极地参与体验了茶叶生产过程之一——生锅的操作。

在成品区,队员们看到了精美的成品,不同价位,不同包装,应有尽有,深刻感受到了蝠牌茶厂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写在蝠牌茶厂的种植园的正前方,也正是这种“山上种茶”特色产业,让这一片山地从原来的传统粮食种植转向经济作物种植,带动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从一片小小的六安瓜片叶,到制茶产业的引进,大湾村的每一步都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富裕的重要环节。

在大湾村调研考察的过程中,“希望守护,乡村振兴”调研小队经常会路过一片玻璃房区,村民叔叔告诉队员们,那是通过扶贫模式引进的全国首家度假山庄。其实在走访和实践的过程中,小队了解到度假山庄并不是游客的首选,更多的游客会选择民宿度假,价格更优惠并且更能体验乡村氛围。

“希望守护,乡村振兴”调研小队通过村民走访和汪主任的介绍得知,16年的民宿只有两个,而现在的数量大概有五十多个,可见“家中迎客”这种经营模式近些年在大湾村内的发展。并且,规模化的民宿建设如火如荼,8月11日小队在幸福小镇的外围也看到了正在建设的民宿,可见民宿同时也在朝着标准化展开,不断全面覆盖各个价位、各个旅游热点以及各个体验需求的选择。

8月12日,“希望守护,乡村振兴”调研小队参与了“暖民心行动之新徽菜,名徽厨技能培训”,在现场与众多村民一同观看了面点师傅揉面过程,学习面点制作。通过培训主持人介绍,小队得知该培训持续5天,共有40名村民参与,并且大多为民宿负责人,由专业徽菜学生和厨师长为村民教授面点、大菜、特色菜以及礼仪。可见金寨县政府极其重视民宿建设,不断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提高“家中有客”的服务水平。据民宿经营者汪叔叔说,类似培训每年都会举办两三次。

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政策和支持,村民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家中迎客”的经营模式得到不断优化,为乡村发展探索出一条有明媚未来的脱贫致富之路。


8月12日下午,“希望守护,乡村振兴”调研小队前往大湾村十里漂流上段。据村委会汪主任所说,大湾十里漂流是为大湾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主力,整趟项目大约需要100余名工人,并且聘用的主要为五十岁至七十岁的村民,助力群众稳定增收。

大湾漂流全程十公里,一漂勇士漂全程约6公里,总落差约180米,可同时享受10万立方米蓄水瞬间冲击的欢乐刺激。二漂逍遥漂长约4公里,总落差约60米,水面开阔,水势较为平缓,便于游客戏水休闲,既能充分体验亲子之间的乐趣,又能享受水上运动的惬意与温馨。

小队在切身体验漂流项目时发现,大约每隔100米就有一名安全员执勤。他们或手持竹竿站在岸边引导皮筏,或只身站于水中引领方向,为游客们带来极具安全感的游玩体验。小队在与一位安全员的交谈中得知,他们一天的工资为100元,并且这份工作有一定的风险。但他们仍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与淳朴善良的性格,在烈日炎炎中熠熠生辉,在紧张刺激的漂流之余带来一丝慰藉。

“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经营模式的蒸蒸日上,十里漂流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火热,以及5G全覆盖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湾村的经济发展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向前迈进。即使存在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小作坊偷加工等现象,但大湾村背靠绿水青山,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森林旅游休闲服务产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不断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