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找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使命”专项调研(二)

作者:    时间:2022-08-26    阅读:


巍巍宝塔指方向

8月21日上午8时,“同心燃梦”调研小组第一站来到了延安市著名地标——宝塔山。宝塔山一直以来都是延安的象征,提起延安必然会想起巍峨的宝塔山。自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则成为了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也象征着上世纪战火纷飞中那条通往光明和胜利的革命之路。著名文学家贺敬之的热情的讴歌了宝塔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在革命年代,宝塔山不仅仅是延安的象征,更是一代人的精神信仰。曾经,宝塔山指引着无数中华儿女汇聚于延河之滨、宝塔山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之中。处于宝塔山上,还可一览延安城貌,尽览美丽风光。

凤凰山脚忆往昔

凤凰山革命旧址作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革命领导人的故居之一,此地为中共中央领导人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这里,中共中央多次召开政治局会议,指导了同国民党的多次谈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做了政治、军事、组织上的充分准备。在凤凰山驻扎期间,毛泽东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等著作,还会见了白求恩、卫立煌等许多中外人士。在凤凰山驻扎后不久,日本侵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中共中央及毛泽东等领导同志随即迁往延安城西北的杨家岭。在延安时期,革命领导人一边制定着前线的战略部署,一边辗转各地躲避炮火袭击。中央领导人在炮火中奔波,从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的各地辗转,保存了我党坚定的领导核心。

调研小组在参观凤凰山革命旧址过程中发现该景区相比于其他景区来说参观学习人员较少。在小组人员讨论下凤凰山革命旧址景区游客较少的原因有:1.位置隐蔽,不易发现 2.知名度不够,宣传少  3. 同质化严重,缺乏景区特色 因此凤凰山景区要挖掘景区特色,增加创意,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可以加大与杨家岭、枣园等景区的联动,实现景区“一体化”建设。

抗日军政养英才

抗大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最早创办的院校之一,直接地为前线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抗日军政干部,为坚持持久抗战,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抗大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践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帮助了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转变思想立场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抗大创立后相继在陕北、华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办了10所抗大分校,培养了十余万名干部,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和骨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抗大是伟大时代英雄的熔炉,也是干部教育的史诗,在党和军队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追忆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新一代的年轻人要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勇挑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