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名记者进课堂系列讲座”举行第三场活动
4月14日下午,西北大学“名记者进课堂系列讲座”成功举行了第三场。此次活动邀请到了著名作家、记者、历史研究者袁凌老师,短短两个小时,袁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非虚构写作中伦理问题的深度思考。
袁凌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媒体工作,曾在《新京报》、《财经》、《LENS》、《凤凰周刊》等杂志供职,现任真实故事计划总主笔。袁老师自称,他也曾和我们一样,在西北大学的书香中沉浸了诗意的青春岁月。进入媒体之后,这份诗意不断蜕变,变成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沉思,“非虚构的伦理问题”,应该算是这份沉思的答卷。
他认为,非虚构的伦理问题与文字是有关系的。伦理产生于文字与人的关系之中,记者在与采访对象交流的过程中要去思考并注意伦理问题。例如应该怎样和采访对象交流,如何与采访对象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如何进行互动,怎样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怎样设身处地感受采访对象的生活等。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思考怎样写好稿件,还要注意到采访对象的生活背景以及社会伦理,而不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很多时候,寻找事件的真正原因比表面的荒谬更有意义。此外,他也表达了自己关于特稿写作的思考,并阐述了记者对于特稿对象的了解、理解以及所持态度的重要性。他认为记者应该注意到非虚构特稿的形态,在要不要写以及怎样写的选择中,更多思考以什么态度去写所面对的对象。最后,袁凌老师对文学与非虚构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他讲到,任何一种生活形态都值得思考,不要轻易地把一种现象定为荒谬,这不是要为采访对象寻找一些合理性,而是要找一种对话的态度,要找寻一种平等的对话与理解。非虚构与文学性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重要的是通过生活去理解,而不是用文学去虚构。宁可材料多、少用,也不要材料少、多用。一篇好的稿件,要有宽大的根基以及敏锐的洞察,这些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交流,长期捕捉细节,才能展开想象的空间。只有忠实于当事人的生活,才能将必然化为自然,达到非虚构与文学的统一。
身为记者,袁老师的思考不仅蕴含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充满哲学深度。难怪有人说,思考是记者最有力的武器,它会让平庸变得激荡,让激荡变得深沉。正是因为思考的力度,袁凌才成为我们值得敬仰的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