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前往西咸新区进行教学实践。这是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之一。师生们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进行文化寻踪,探寻渭河北岸秦汉文化底蕴;深入窑店街道刘家沟村、正阳街道白庙村,报道西咸新区千万工程建设成就。
近年来,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立足自身定位与新区社会资源,与本地高校开展了广泛合作。今年5月,与我院合作开展的“西咸融媒新青年培育计划”,通过“项目+课程”模式,为新传院在校生提供实践平台与实践机会,引领青年学子参与西咸新区发展的新闻报道,涌现出大量优质作品,收获了广泛影响力,得到了较好社会反响。
此次实践活动是西咸新区“千万工程看西咸”项目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合作的实践内容之一。课程教师根据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提供的选题方向与新闻线索,选择适于开展教学实践的选题,结合“新闻发现”“选题策划”“采访技巧”“报道写作”等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在新闻采写的实践过程中消化课程的基本知识。
传播系主任、任课教师赵爽英表示,《新闻采访与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业务课,教学中一直受困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方式,与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的合作模式,打开了教学思路。“任课教师立足媒体提供的选题方向与新闻线索,选择合适的新闻事实,拆解采写‘动作’,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完成一个规范的媒体报道,在此过程中传达课程的核心知识,缝合新闻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同时,深入基层的采访实践,也能让学生们感悟记者‘四力’,理解这份职业的真正内涵!”
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鹏表示,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子走进西咸新区采风,是一次双向赋能、互利共赢的有益实践。“一方面,我们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优质的实践平台,让大家能走出课堂、扎根实景,在新区的发展脉络中锤炼专业本领、积累实战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们以独特的视角、鲜活的表达和真挚的感悟,为新区故事的传播注入了青春活力——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新区的形象更有温度、发展成果更可触摸,也为我们打破传播边界、向高校圈层及社会各界传递新区声音开辟了全新路径。”











(审核:李安定)